老人怎么样才能融入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大 特大】
老人怎么样才能融入新生活
老人流动起来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对社会也有积极作用。在程瑜看来,老人照顾孙辈的行为,从人类学上可以称为“互惠”,能够节约家庭照料成本,间接减轻了政府负担。一些尚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异地就业,也能继续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
随着90后独生子女开始成家立业,程瑜认为,未来若干年“漂着”的老人只会更多,至少30年内局面是难以扭转的。因此,探索一些和我们文化相适应的养老模式非常重要。比如,国外会以“生产性养老”模式将老人划分为不同劳动能力人群,鼓励他们工作。这既能让老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还能减轻当地的医疗负担。
为此,政府应当做出一些政策调整。陈友华建议,应尽快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实现医保异地转移、就医、报销、结算的便捷化。杨萍呼吁,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权益,比如北京为居住超过半年的异地老人办理养老卡、公交一卡通等,就能帮助老人减少城市陌生感。对于外来务工的贫困老人,政府更应加强社会救助力度。
老人自己也要积极融入新生活。专家建议,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变:
主动和子女交流。面对困惑,老人应主动向子女倾诉。子女也要对老人多一些理解和关心,带老人多去外面走走,了解当地的风俗文化。
积极参加社区活动。与小区年龄相仿的邻居一起买菜、聊天、锻炼,参与社区居委会活动,发挥特长。也可报名老年书画班、舞蹈班、摄影班等,培养一些新的兴趣爱好,也能结交新的朋友。
调整心态,转变观念。老人要积极调整心态,改变观念,学习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对孙辈的教育上,可以经常向他人请教,切忌固执己见。遇到分歧,应和子女商量,避免不理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