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发布时间:2019-07-22 14:57    浏览次数: 【字号:默认 特大

信息索引号
014007844/2019-00143
发文日期
2019-07-22
公开日期
2019-07-22
文件编号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机构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期
长期
公开程序
部门编制,经办公室审核后公开
主题
工业、交通--其他
体裁
其他
关键词
经济,管理,总结
文件下载
内容概述
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显示全部表格信息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更加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市工信局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奋力担当、埋头实干,推动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向好,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一、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强化目标引领,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我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对照全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细化分解、层层落实,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和重点行业、企业运行情况,受宏观环境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影响,主要指标与去年相比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呈现“总体平稳、稳中趋缓、稳中有忧”的态势。

  1.工业产出增势良好。1-6月,全市完成规模工业产值8450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位列苏南第一;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811.14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和苏州高1.3和5.7个百分点,增速位列苏南第二。全市工业申报销售10550亿元,同比增长4.0%。全市完成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1583.7亿元,同比增长2.7%。全市工业用电量26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和苏州高1.5和5.1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6位。

  2.效益水平显著提升。1-5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润399.4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和苏州高12.8和23.4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省第三。1-5月,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9%,比去年同期提高0.3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23.6%,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1-6月,全市实现工业税收474.9亿元,同比下降1.6%。

  3.工业投资平稳增长。1-6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5%,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六、苏南第三。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0.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84.1%,比去年同期提高13.3个百分点。“千企技改”进展顺利,全市千万元以上开工和竣工项目742项,完成进度73.7%,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8项,完成年度计划的72.4%。全市24个省重点工业项目总投资1180.9亿元,当年预计投资227.9亿元,1-6月已完成投资196.9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的86.4%。项目开工率100%。全市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在建工业项目滚动累计102个,其中新增16个项目开工,竣工项目9个,项目总投资2612亿元,当年已完成投资423.7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603.5亿元)的70%,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4.节能降耗有序推进。能耗水平全面下降,1-6月,无锡规上工业产值能耗下降8.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1%。积极开展节能量交易,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上半年实施3个重点行业节能量交易项目,交易量为4647吨标准煤。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21个,竣工后可实现年节能1.98万吨标准煤。继续推进燃煤工业窑炉整治工程,1-5月,完成燃煤工业窑炉整治225座,完成整治计划的88.9%,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二)深化创新驱动,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上半年,我局坚持与时俱进,及时把握当今时代技术变革的最新趋势,加强创新资源要素整合,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大力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制定《无锡市加快发展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2019年度工作实施方案和《无锡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加快打造物联网产业特色园区,智能交通、智能传感器、智慧体育、智慧健康、环保物联网等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化发展态势显现:鸿山物联网小镇推进组织机构调整,加大产业招商,科技载体主体施工完成;慧海湾小镇累计引进注册项目16个,在谈项目30多个,小镇新增科技项目150个,朗易产业园项目、亿利集团无锡研发中心项目、美林数据南方总部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成功签约落地;雪浪小镇正在优化小镇未来中心的设计方案、细化浪潮大数据产业园设计方案,雪浪数制落户运营。开展无锡物联网产业专题交流活动和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筹备工作。召开“芯火”双创平台建设研讨会,对全市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摸底调研,初步形成无锡“芯火”平台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中国软件名城创建工作,推动华为开放实验室、博世智能网联创新体验中心等一批产业重大项目落户,组织第五届“i创杯”暨无锡市第四届“iPark”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系列活动。积极推进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实施,重点推进车联网(LTE-V2X)城市级示范应用重大项目建设,加强V2X平台建设。上半年,物联网产业预计增长15%,智能传感器产业营收超5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预计增长14.5%;集成电路产业预计增长8%。

  2.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出台《无锡市智能制造三年(2017-2019年)行动计划》2019年实施方案和《关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意见》。实施“双百”行动,组织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诊断咨询工作,完成第二轮智能制造诊断企业112家,其中推荐申报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6家、省五星级上云企业2家、省四星级上云企业1家,目前已获认定省三星级上云企业2家,获评省级智能车间1家。1-6月,全市100个智能化建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1.27亿元,完成目标的55.6%。全市新增机器人应用260台(套)。加强示范引领,推荐11家企业参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招标项目,瀚云(HanClouds)、雪浪云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四星级评测。全市19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评定,新认定市级智能车间45个、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2家。加快协同创新,推进江南大学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高性能电机驱动先进控制技术与特种机器人研究”等28个研发项目建设。

  3.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围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标和重点领域,有针对性地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梯队,有序推进技术中心创建,初步完成无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修订,114家企业通过认定。下发《无锡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实施意见(试行)》,初步建立我市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库,积极推进江苏省物联网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做好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工作,上半年,组织“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华龙一号核电站用022Cr19Ni10不锈钢法兰和锻件”等44个新产品参加省第20批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申报工作。

  4.大力谋划5G产业发展。全面启动信息基础设施空间规划编修工作,对相关配套资源进行前瞻性统筹规划,确保年底前发布。启动无锡市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编制工作,重点突出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无锡特色产业。开展全市5G产业链重点企业调研摸底、无锡5G产业发展应用可行性研究,启动《无锡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编制。召开5G产业联盟筹备工作小组会议,推动成立无锡市5G产业联盟。

  (三)抓好重点环节,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上半年全局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加大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力度,积极化解淘汰落后产能,不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1.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下发《2019年度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工作要点》,明确要在完善评价体系、归集数据信息、组织数据核对、开展分类评价、落实差别化政策、平台系统升级等10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全面完成以2017年数据为核心的分类评价工作。根据各地区上报的评价结果,分地区、分行业、分企业围绕销售、亩均税收、单位能耗税收等进行了多维立体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和“亩均产出百强榜单”。市级层面正式启动现代产业资金差别化项目申报工作,各地区积极开展评价结果的应用:宜兴市在化工整治、梁溪区在拆迁厂房、滨湖区在产业资金兑付中将评价结果作为重要依据;惠山区利用绩效评价结果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企业整治,1-5月已腾出低效工业用地1531.7亩;新吴区将评价工作与“散、乱、污”整治、工业用地规划重组、招商引资等工作紧密结合。评价结果正不断向各方延伸应用并产生积极的效果,根据目前初步归集的数据显示,预计2018年亩均产出水平将比上年度有较大的提高,其中亩均税收可达16万元以上,比上年度提高6%以上。

  2.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化工生产企业安全、环保整改提升工作,制定《无锡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上半年,已停产化工生产企业7家,太湖一级区签订关停协议23家,长江1公里1家化工生产企业重组为非化工生产企业。建立健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常态化工作机制,对不达标的化工生产企业,采取立即停产、限期整改等措施,取缔和关闭列入国家淘汰目录内的工艺技术落后的化工企业或生产装置,严格执行停产整改企业复产验收程序,不具备整改条件和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予以关闭,对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D类的企业加快关闭退出。制定化工园区“一园一策”、化工企业“一企一策”处置意见,根据处置意见实施分类处置。

  3.加快推进绿色制造。全面分析节能降耗形势,制作全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并开展三级预警。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2018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全市2018年年耗能万吨标煤以上企业共计完成节能量47.1万吨标煤,121家企业实现了节能量。组织开展“百千万”行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负责人培训,推动“百千万”行动重点用能单位更好地落实节能法律法规政策。印发《关于建立2019年工业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的通知》,目前已纳入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库的项目达87项,竣工后可实现年节能29万吨标准煤。加速推进清洁原料替代工作,将29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工作分解落实到宜兴市、锡山区、新吴区。编制2019年无锡市节能环保产业工作推进计划,建立产业统计分析体系。

  4.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按照“16+4”个重点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环节,整理出每个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发展载体、科研机构及高校、公共服务平台等资料。初步起草建立重点产业集群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年度工作任务推进计划表》(锡政传发[2019]25号),把任务指标分解到各个地区和部门。完成2018年企业兼并重组项目信息和2019年企业兼并重组意向情况收集梳理工作。积极推动现代产业政策向集群发展聚焦,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项目,鼓励企业间开展配套协作,对年新增采购金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按照不超过当年新增采购金额的1%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四)提升服务能力,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上半年,我局鼓足干劲、务实举措,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能力和质量,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现代产业发展政策的意见》精神,对原有政策进行梳理、调整、优化,出台《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修订《无锡市工业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并开展2019年无锡市工业发展资金、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项资金、集成电路专项资金、软件和云计算专项资金第一批项目申报工作。开展政策宣传月活动,组织政策宣讲和媒体宣传,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2.深入开展为企服务活动。持续推进全市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去年11月以来,新增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省四星级服务平台4家、三星级13家,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家。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继续推进市中小企业转贷应急资金工作,1-6月,市级转贷平台转贷资金使用金额49.02亿元,续贷金额56.16亿元;大力推动锡信贷业务,1-6月,累计发放贷款3.95亿元;积极开展产融合作,上半年,协调金融机构向2960家企业提供1618.33亿元的授信支持,其中新增授信697.99亿元。加强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充分挖掘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深耕主营业务产品的龙头骨干企业,今年我市共推荐上报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8家,单项冠军产品19个。

  3.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下放经济管理权限,配合市审改办做好对市(县)、区的赋权工作,今年上半年,完成对宜兴市和无锡经开区的赋权委托工作。继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配合市市场监管局,推进部门联合监管。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上半年,共办理行政服务事项12138件,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窗口服务零投诉。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互联网+监管”事项认领和清单编制工作,认领8个“互联网+监管”事项,编制行政检查实施清单9个,按时完成率100%。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提升“不见面”审批(服务)能力,推进“一窗式”改革。

  上半年,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总体上处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受中美贸易摩擦等的影响逐步显现;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协作、集群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新动能、新技术、新业态支撑能力还不强,新兴产业占比还不高、规模还不大;要素支撑不强,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瓶颈仍然突出。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局将紧扣“努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找差,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中的弱项短板,加快破解工作中的难题瓶颈,紧紧咬住全年目标任务,一项一项抓好推进落实,一步一步抓出实际成效,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1.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强化新兴产业规划引导,重点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培育人工智能、3D打印、5G、石墨烯等未来产业,抢抓新兴产业战略发展机遇。聚焦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建设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推进华虹(无锡)制造基地项目、海力士二工厂、中环领先大硅片、M8、智慧环保二期、智慧城管等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点应用示范,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智能交通、智慧健康、智慧环保、智慧体育等特色产业园区和鸿山物联网小镇、雪浪小镇、慧海湾感智小镇建设,筹划推进物联网安全产业园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平台,积极推进国家级物联网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推动无锡“芯火”双创平台建设,全力办好2019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2.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联合、协作、借力发展之路,加快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测试服务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技术评估、咨询、服务、专利代理、科技信息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支持和鼓励企业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推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生态染整等领域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工作,努力争取江苏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江苏生态染整创新中心两家培育单位的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把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作为推动和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促进企业成为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投入主体、成果转化主体、推广应用主体,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3.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集群建设和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焕发新活力。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建立市级部门、市(县)区政府、工信系统关于重点产业集群工作的协调推进机制。研究制定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产业集群发展的成果和不足。做好我市先进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认定工作,在16个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集群中,认定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具有产业带动示范效应的龙头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的中坚力量。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围绕产业链开展项目招引,推动产业链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生态体系。二是高质量完成企业绩效评价。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重点研究解决各地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难。市绩效管理平台评价数据匹配率达到85%后,组织各地区全面开展2018年评价数据核对工作,形成年度分析报告,发布“亩均产出百强榜单”。

  4.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主攻方向,贯彻落实李小敏书记在2019雪浪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狠抓项目建设,积极创建智能制造标杆示范,加强全市100个智能化建设重点项目的跟踪推进力度,确保完成年初预定的200亿元的投资建设目标。加快智能车间(工厂)建设,争创省级示范智能车间15个,培育省级智能工厂1家。深入推进省“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省星级上云企业创建。做实做深做精诊断服务,面向全市100家企业开展新一轮诊断咨询。强化创新支持,重点推进江南大学无锡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完善健全无锡市智能制造水平评价规范,开展智能制造水平评价工作,形成智能制造水平分析报告。持续办好智能制造“微课堂”,全年举办“微课堂”20场次、培训1万人次。

   5.坚持推进制造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工业绿色发展,明确绿色制造总体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我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园区。强化节能目标责任,确保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5%,规上工业综合能耗有效控制。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指导和督促我市147家年综合能耗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落实节能目标、排出节能改造计划、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大力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围绕物流降本增效,引导开展智慧物流建设,推进高效物流、绿色物流的发展。狠抓推进“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加快推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

  6.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企业服务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一是推动产业政策聚焦扶持。做好工业发展资金、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资金、集成电路发展资金项目评审及资金拨付工作,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策宣传,帮助更多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发挥减负办的牵头协调作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简政、减税、降费的各项政策,在降低实体经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负成本和要素成本上协同发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是推动产融合作有效支撑。继续优化转贷应急资金这一服务我市中小企业的融资品牌,进一步推广锡信贷,扩大受众范围,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产融对接活动,跟踪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进度,整合全市融资服务资源,解决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帮助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推动人才引育有力保障。积极落实“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政策,重点鼓励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重点领域的高端人才。做好对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项目认定和资金拨付工作,举办“清华班、复旦班”等企业家、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培训各类企业人员10000人次,打造工信企业人才培训品牌。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版权所有 无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

苏ICP备09024546号  公安备案号:32021102000707  网站标识码:3202000005

我为政府网站找错